五十一阶梯>历史小说>民国宗师 > 第三九四章.智慧
    ps:感谢‘登峰见我’兄弟的双倍月票,谢谢!

    孩子又睡颠倒了,到半夜就闹,弄得我写字也变得极不规律,今天这章修改了两遍总算出炉,一看时间真心哭了,白天估计又要困得丢当,业余写手真悲催!

    世间众生百相,对智慧的理解各有不同。

    在儒学占据正统之位的诸多朝代之中,在高高在上的皇朝统治者的‘循序善诱’之下,即便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夫,也都认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

    这也是后来所谓有文化就是有智慧这个理论的来源。

    然在真正修身养心的智者心中,知识和智慧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智慧只依本心,知识要攀外缘。

    两者在古代间属近义词,然却不知道如果无法保持本心,即便所学知识再多,恐怕也只能为恶为祸人间。

    古人读书研经也好,练拳习剑也罢,始终都要围绕着道德、伦理或天地自然等大道精神,为己心树立起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如此才称得上智慧不离本心。

    然而,自从西学东渐之后,原本被明、清两个朝代的帝王与理学官绅们联手扭曲的道德理念,渐渐成为了落后挨打的借口……

    破除旧的秩序和扭曲的观念本没错,但错得是矫枉过正,将西方文明中披着文明外衣的丛林法则,奉为了不可更改的真理。这便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然而尽管很多人看得明白,可在整个世界都认同这种纯粹以利益至上的观念后。他们往往便难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如此一来,不单中华民族真正宝贵的知识与精神被一同打入冷宫,就连一些有关身心修行的方法,也都渐渐受到了丛林法则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此刻看起来或许是进步的,然而却是以全面否定中华民族传承了千年的道德观与哲学理念为代价。

    或许有人觉得这是一个有关功利与精神信念的论题,然而也是无时无刻不在身边的现实问题。

    就好比戒的武艺虽然几近通天,然而因为他旅居西欧多年,其本心上原本的缺点。不单没有在黑拳的磨砺中变得圆满,反而因为人性的丑陋碰撞,变成了一种难以磨灭的缺陷。

    这也是为何他的筋骨气血强大至此,却依然无法感悟到所谓虚空真意的缘由。

    这才是为何他会同意杨猛的差遣,不远千里地奔赴京城的理由。

    有的时候,功夫越大,往往我执便越重。

    旁人视他为仙为佛。然而在他失去本心指引的内心中,却将这种敬畏视为理所当然,不单没有通过见众生感悟到天地正道,反而因为自身超凡脱俗,愈发看不起那些功夫不如自己的人,甚至在很多时候。将之视为所谓的蝼蚁。

    杨猛看破了这一点,所以他希望能通过京城一行,让‘戒’看破这一点。

    因为他来自后世,所以他的思想上反而没有‘戒’这种近似于佛门所谓的知见障碍。